【治国理政新实践·安徽篇】煤炭去产能 安徽在阵痛中突围

2016-03-28 11:51:58 [来源:中安在线-安徽日报] [作者:胡旭 夏海军] [责编:曾晓晨]
字体:【

“去产能不仅表现为总量的压缩,更在于结构的优化”

市场倒逼之下,煤炭企业走发展煤电一体化、煤化一体化、“到西部去”的路子,实现化解产能过剩与转型升级相结合的目标更明确

祁东煤矿的难题,可以说是全省煤炭行业“软肋”的集中体现。我省煤田赋存条件较差,致灾因素较多,煤炭生产成本一直较高,2015年,全省吨煤平均成本420元。而中国神华2015年半年报显示,该公司自产煤的吨煤成本只有117元。

“油价低位运行,铁路运费下调,西北地区的煤炭冲击着我们的市场,形成很大压力。 ”杨军说,过去,凭借区位优势,皖北煤电集团的煤炭在长三角和华南地区拥有稳定的市场。如今,随着西部运煤通道的改善以及海外煤炭涌入国内市场,我省煤炭的成本劣势凸显,市场销售不容乐观。今年以来,全省煤炭库存量上升,截至2月底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库存237.3万吨,比年初增加103万吨。

市场倒逼之下,全省煤炭行业迫切需要走出一条去产能与调结构、促升级相结合的新路子,从而从根本上扭转困境。

“困难时期往往也孕育着希望和机遇。”淮南矿业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孔祥喜说,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较长时间不会改变,预计到2020年,煤炭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仍将达到62%。同时也要看到,正是经过资源赋存条件差这种天然劣势的长期历练,以淮南矿业集团为代表的省内煤炭企业在产业结构、技术、人才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,“这些在未来都可以转化为我们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”。

行业集中度高,是我省煤炭行业的突出优势所在。据胡永进介绍,2015年底,我省四大矿业集团的原煤产量占全省煤炭产量比例达98.7%。而全国煤炭行业前四位企业的市场份额仅为24%。在煤炭产能减量重组大势下,我省煤炭企业应充分立足自身优势,加快走出去、“到西部去”,走一条扬长避短、扬长克短的转型升级之路。

“国家煤电产业基地正在加速西移。 ”孔祥喜说,淮南矿业明确将未来煤电能源项目发展重点放在西部,已经布局建设3座千万吨级矿井,到“十三五”末,该集团西部地区煤炭产量规模达到4000万吨,电力权益规模达到300万千瓦。

“我们将把握煤炭行业去产能的政策机遇,以减量置换的方式,逐步把煤炭主业由省内向资源丰富的我国西北地区转移。”杨军介绍,皖北煤电集团正在全力加快推进陕西、内蒙古等省外煤矿项目,同时尽力利用恒源股份上市平台,择机以参股或控股方式参与晋陕蒙地区更多的煤炭资源开发。

国务院去产能政策意见中明确提出,鼓励发展煤电一体化,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。这将引导我省煤炭企业更加坚定地迈开转型升级的步伐。

由于在煤电一体化上先行一步,2015年,淮南矿业集团电力权益总规模达1286万千瓦,发电量204亿度,实现利润34.58亿元,较好地对冲了煤炭市场下行的压力。 “十三五”末,该集团电力权益规模将实现翻番增长,电力权益规模将达到2662万千瓦。同时,省内本土煤矿动力煤将基本上由其自身的煤电一体化电厂消耗,从而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。

淮北矿业集团将在低热值煤发电上下功夫推进煤电一体化,力争到2020年电力权益装机规模达500万千瓦以上。同时,注重发挥该集团在煤种、煤质和资源上的优势,大力推进煤化工和盐化工副产品深加工,积极发展新型先进合成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,力争到2020年煤盐化工产值突破160亿元,盈利15亿元。

皖北煤电集团在省内将重点发展低热值煤发电,钱营孜煤矿低热值煤发电厂将力争2017年上半年竣工投产,并筹建朱集西煤矿低热值煤发电厂,同时在西部地区筹建煤电联营的燃煤电厂。在煤化工板块,将依托煤制乙二醇、煤制甲醇和转化烯烃项目,做大做强煤化工板块。

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,也是省内煤炭企业调优产业结构的一致选择。淮南矿业集团立足自身优势,重点发展港口综合物流服务业、煤矿综合技术服务和房地产及养老产业。淮北矿业集团正在积极培育发展康复医疗、健康养老、服务外包等生活性服务业和煤矿托管服务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。皖北煤电集团提出,“十三五”期间,将物贸产业和其它生产、生活性服务业比重逐步提升至40%左右。“去产能不仅表现为总量的压缩,更在于结构的优化。 ”淮北矿业集团董事长王明胜说,只有把转型升级作为去产能的有效途径,煤炭企业才能努力实现更高质量、更可持续的发展。

相关专题:治国理政进行时